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莎莎 通讯员 周宗江 匡梅
(相关资料图)
近年来,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公安分局郁洲路警务工作站以“市县主战、派出所主防”实战化职能体系建设为指引,深入贯彻“勤务前移、阵地前移、服务前移”理念,紧紧围绕“智、融、周”三字诀,打造“接处调”一体化矛盾调解中心,全方位推动“平安不出事、服务不缺位、矛盾不上交”工作目标良性发展。
据悉,工作站自2022年9月19日运行以来,已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起,进一步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,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。
“智”防控消除风险
调解中心“一站式”解纷。为进一步科学化解矛盾纠纷,郁洲路警务工作站遴选了具有丰富矛盾纠纷调解经验的3名民警、3名辅警、1名人民调解员和6名专职律师到调解中心任职,每周日有1名检察官和1名法官“派驻式”轮流坐班,对于警务站现场无法调处的重大疑难矛盾纠纷,由调解中心与司法部门、属事属地单位合力调解。
工作站还与全区其他3个兄弟警务工作站及两个派出所科学形成了“连点成线、织线成面”的“4+2”巡处格局。日常工作中,除动态提升见警率、处置率和抓获率外,工作站还创造性地依托平安海州智慧感知平台,加大精准盘查、超前研判化解力度,从而将矛盾纠纷控制在萌芽状态。
此外,工作站内常年摆设法治宣传展板,时刻提醒群众知法、守法,并通过LED电子屏、悬挂横幅、现场解答等方式融入多种矛盾纠纷提醒元素进行渗透宣传,聚力引导群众提高自觉守法意识,增强依法维权理念。
“融”资源多元化解
盘活社会资源,壮大调解队伍。工作站以公安内循环和社区网格外循环为驱动,广泛发动网格员、老党员、治安积极分子等正能量人员参与兼职,形成了别具一格的“1+N”警网融合、信息共享警务团队,较好地为群众提供了“一站式”“定制式”调处服务。
此外,工作站借助街道资源,建立了警务工作站、派出所、社区等多方联动机制,定期开展网格重点家庭户、单位场所及重点人员的矛盾纠纷排查、思想疏导化解、风险隐患消除等工作,全力确保“宣传防范无死角、服务群众有温度、帮扶群众零距离”。今年以来,工作站共及时化解600余起矛盾纠纷,调处成功率达95%以上。
“周”服务贴心调处
为深入推进巡处一体化机制改革,实现矛盾不出站,郁洲路警务工作站以中国传统文化“八德”为底蕴,设立了孝悌、诚信、礼让、廉耻四间具有相应典故的特色调解室,让纠纷当事人在不知不觉间产生共鸣,主动达成和解的意愿。
为实现“线上线下”规范调解,矛盾调解中心还搭建了可远程实时视频通话、同步进行音视频录音录像的“海E调”平台,一线出警车配置了移动警务调解终端,对现场调解完毕的纠纷,民警可当场打印调解书、录入电子签名,有效确保了让数据多跑路、群众少跑腿。
“下一步,郁洲路警务工作站将继续以新时代‘枫桥经验’为指引,全面推进‘警格+网格’创新治理模式,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,竭诚营造一个群众心中热情周到的服务站。”站长唐建平满怀信心地说。